• 廣州市醫保定點單位
  • 廣州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員單位
  • 廣州市先進醫療單位
  • 廣州市百姓放心醫院
  • 廣東省先進社區單位
  • 廣州市價格誠信企業
  • 廣東省黨建工作示范點
  • 廣州市中醫藥協會會員單位
  • 當前位置:首頁>中醫骨傷科

    骨科疾病為何更“愛”女性?女性預防骨病的方法

    養護筋骨,不僅僅是人到老年才應該注意的,特別是女性朋友在年輕時,就應該打好基礎。來看看中醫怎么說吧。

    生活中,中老年人常見上下樓關節疼痛,下肢疼痛、膝關節酸疼、腫脹,行走困難,久坐后蹲下站起腰腿僵硬,使不上勁,雙腿不聽使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軟腿”,早上關節僵硬發麻,關節持續反復疼痛……所有這些,都是骨關節炎臨床表現癥狀。

    骨關節炎是骨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老化的一種臨床表現,它代表著關節的衰老。對于每個人來說關節退變是不可避免的,而女性的關節退變往往比男性來得更早,由于諸多因素女性關節病患者數量也比男性多得多。這既是由女性獨特的生理構造決定的,也和我國女性日常生活的一些行為習慣有關。善待關節,女性應從35歲就開始行動。已經被骨關節病折磨的老年女性,更需要進行及時、科學、安全指數更高的中醫治療,糾正日常生活中損傷關節的行為。

    骨關節病為何更青睞女性

    對于臨床科室就診記錄統計發現,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往往女性多于男性,骨傷科就是其中之一。無論門診還是病房,因骨關節疾病就診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得多。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中,更是有90%為女性。為何女性會如此受到骨關節病的青睞?

    在骨關節疾病方面,女性的確比較“吃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生理結構上講,女性由于生育的需要,骨盆更寬大且后傾,髖關節的外翻角度大,連帶到膝關節,促使膝關節外翻。加上懷孕生子,整個身體的受力改變,腰椎、膝關節磨損程度較男性更為嚴重。況且,女性如廁都是蹲式,人從全蹲到站立的過程,膝關節承受的力可達到體重的1-6倍,一個80歲左右的女性,一生如廁的頻次大概有3萬天,膝關節反復受到如此的重壓,磨損的速度也會較男性快。

    此外,人的骨骼、肌肉的衰老都跟激素水平密切相關,“女性在步入中年后,雌激素減少。特別是絕經后,雌激素水平會驟然改變,這種強烈的反差會使骨關節迅速衰老,骨骼內的鈣大量流失,骨膠原含量下降,原先緊緊包裹骨關節的肌肉、肌腱松弛無力。如果本身脊柱、關節還伴有慢性或急性損傷,就會產生相應的病理癥狀,如更年期關節炎。而男性進入中老年后,雄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呈平緩的線性下降的,相應的關節退變也很緩慢。再加上女性比男性用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會更多,諸多因素造成骨關節的慢性磨損自然也高于男性。

    強健骨骼 過量運動會適得其反

    骨質疏松、韌帶鈣化、肌肉力量減弱、韌帶松弛導致的關節不穩都是女性患骨關節病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女性在40歲以后才會發生關節退行性病變。實際上,女性骨骼和肌肉的變化從35歲就已經開始逐漸發生變化,走向衰老。雖然骨關節的退變是人走向衰老不可避免的結果,但預防骨質疏松、增強韌帶彈性、加強肌肉力量確實可以延緩骨關節病出現的時間。

    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預防性措施可以通過食補來維持日常骨骼的鈣質所需。從飲食結構來講,中國人的食物構成主要以精米、白面和蔬菜水果為主,隨著保健意識的增強,很多中老年人也開始改變食譜,增加了豆、奶、魚、蛋制品等鈣含量豐富的食品攝入比例,景子琳主任說,這都是很好的預防手段,食補是最可持續的,而且相當安全的方式。

    除此以外,保暖對預防骨關節病來說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抗凍,冬天再冷都穿裙子,一進入四五十歲,關節就會難受得厲害。

    鞋的選擇也是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一雙不舒適的鞋是會改變身體受力的,甚至還會導致腳部畸形。長時間穿高跟鞋并且爬樓梯、逛商場,腳踝連帶膝關節、腰椎、頸椎的受力都會發生異常改變。除了高跟鞋,還要盡量避免穿過瘦的鞋和過平的平底鞋。

    做到以上措施還不夠,年人骨關節病其實還有一大誘因,就是不正確的鍛煉。很多老年人退休以后就整天泡在公園里,每天繞著公園走大圈兒或者去爬山,這種運動量實際上已經超出了老年人關節的承受極限,久而久之,越運動關節磨損越加重,從能爬山到只能走路再到出不了門,這樣的例子在我的病人中并不少見。

    老年人多運動、多曬太陽固然是強健骨骼的好辦法,但要牢牢把握一個度,像老年人都鐘愛的廣場舞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跳的,每個人關節退化的程度不同,別人能跳40分鐘,并不意味著你也能跳,你可能跳15分鐘,關節就會覺得不舒服了,這個時候,就要量力而行。

    中醫治療骨關節病優勢明顯

    一旦發生關節退變,無論西醫還是中醫都無法將退變扭轉,骨關節退行性病變是人體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西醫對于這一階段的治療主要是采取激素補充療法,通過調節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減緩骨量的流失速度,緩解骨質疏松。除此之外,就是通過間接地補充鈣和維生素D,達到維持骨量的目的,并沒有特效藥或更好的方法。關節退行性病變雖然不是中醫的概念,但中醫卻有相應的辦法,尤其是中醫在治療骨質疏松方面還是很擅長的。

    中醫認為“腎主骨”,腎氣的盛衰與骨的強健有關。完成于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是目前中醫可見的最早的一本書,其在第一篇《上古天真論》討論養生長壽的意義和方法時,就強調腎氣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骨骼生長衰退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女性從7歲起,腎氣轉為充足,此時開始換牙,頭發也會長長。28歲時,女性的腎氣達到鼎盛,此時是女性一生中骨骼最為強健的時期。骨骼與腎氣始終密不可分。

    基于這一理論,對骨關節病的病人,中醫從補腎、強筋、壯骨入手,通過四診合參等中醫問診手段,了解病人的全身狀況,既往病史,對癥下藥,辨證施治,已達到個體化用藥的作用。

    如果病人已經出現疼痛、麻木、活動不利等肌肉、韌帶、骨關節病癥狀,還需配合巡經針灸、穴位按摩、中藥熱敷、注射封閉、微創針刀等不同的外部治療辦法,幫助病人快速緩解癥狀,減輕痛苦,放松攣縮的關節,恢復人體動態力學平衡。這些治療手段安全有效,病人治療過程中比較放心,效果也很明顯。實際上,不論中醫還是西醫,治療骨關節病的最終目的都是殊途同歸,那就是減輕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不同的是,西醫采取的多為手術,如膝關節置換手術,通過把磨損的關節換掉,減輕病人痛苦。但這種開放性手術存在一定風險,有些病人做完效果好,有些病人效果就達不到預期,對于年齡大或有基礎病的病人來說有時候也不適合做。中醫則屬于保守治療,相對而言痛苦小得多、花費也少得多、適應人群也很廣泛,對青少年常見的脊柱側彎;中青年常見的頸椎、腰椎病、腱鞘炎、肩周炎、運動損傷等;老年常見的“老寒腿”“五十肩”“網球肘”都很適用。

    了解以上知識外,給女性朋友再推薦幾個日常生活中可以補氣血養筋骨的妙方。

    中醫補氣血養筋骨妙方

    以坐養神

    適當地靜坐休息,能促使人心平氣和、精神爽快、煩悶消除、毛發光澤度增加、皮膚潤澤、大便通暢、睡眠良好等,有防病、延年的良好作用。坐姿可根據老年人的習慣和身體狀況而定,如端坐、靠坐、盤坐等,但每次坐的時間不宜過長。老年人入座時,應注意動作要輕、要穩,入座后姿勢要端正、自然,上身正直,自然放松,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蹺“二郎腿”。坐一段時間后應起來走動一下,使被牽拉的肌肉和韌帶得以放松。注意千萬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起立。

    以立養骨

    適當的站立,可使骨骼肌產生短促迅速的縮張運動,激發人體新陳代謝,相應地疏通經絡。適當的站立還能使氣血下行,血壓降低,精神振奮,有利于大腦的適當休息,使全身舒適。立姿對老年人的活動與精神狀態都有重要影響。老年人在站立時,身體應自然、平穩、端正,兩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傾斜,兩下肢均勻受力,不宜固定某一側。為了保持正確的姿勢,老年人應經常進行適度的全身性活動,以維持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的正常功能。

    以看養血

    看些有益的書籍、電視節目以及觀賞山水風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血液生化也就充盛,這就是“視養血”的道理。不過“久視則傷血”,必須重視掌握分寸。另外還應注意身體的保暖和膳食的營養搭配,保持氣血充足。

    以臥養氣

    臥姿一般以向右側臥、雙腿微彎為最合理。因為這種雙腿微屈、脊椎向前彎的姿勢,可使全身自然放松,此時心臟不致受壓,有利于心臟泵血,對食物的消化、體內營養物質的吸收大有益處。老年人有效睡眠時間比較短,但是在床上休息的時間則長得多。對于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應注意衛生,經常翻身,以防發生褥瘡。老年人的床不宜太軟,以硬板床加較軟而厚的褥墊為宜。

    以行養筋

    不拘形式地從容步行,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對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一般地說,年紀越大,行走的速度應當越慢,持續的時間應當越短,但年紀再大也應堅持每天走動走動。行走時身體應注意挺直,上肢自然擺動,步幅均勻有力。若行走困難,應借助手杖或由他人扶行。在身體條件允許時,可以進行快走和慢跑鍛煉。

    結合自己的身體素質,將筋骨養生做起來,盡可能讓自己遠離骨科問題。

    服務導航

    健康熱線:020-88909667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同德街西槎路415號

    ICP備案號:粵ICP備2021140910號
    門診時間:8:00-17:00(節假日無休)
    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秋霞影院